臺北市古蹟簡介
讓古蹟為臺北開一扇窗
內容簡介
古蹟是城市變遷的見證,承載我們共同的記憶。經過二二八紀念館,我們隱然聽到巷中傳來的槍聲;登上芝山岩史蹟遺址,可以遙想四千年前先民在臺北盆地生活的景象。古蹟為當代的臺北人打開一扇窗,豐富我們對古今往來的想像和視野。
臺北市古蹟經指定公告者,至今已屆一百處,從史前至戰後,包括遺址、老房子、文化景觀等不同類型。過去古蹟的指定,多用以歌頌建設成就或忠孝節義,偏向官舍聽署、寺廟宗祠及仕紳宅邸,但隨著市民文化意識的提昇,古蹟保護的對象,擴及家庭主婦買菜的市場、勞工休閒的浴池、甚至儲藏稻米的穀倉,把我們日常生活熟悉的場景,變成世世代代的臺北人都值得珍愛的資產,也讓古蹟保護的觀念,深化到一般民眾和社區理,把古蹟變成臺北人共同的驕傲。
這本書裡呈現的一磚一石,都是祖先們辛苦耕耘的結果,我們迫切的任務,是要讓許多古蹟活起來,賦予它們心的功能和活力。希望爸爸媽媽,帶著阿公阿媽以及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臺北的古蹟吧!古蹟個個都是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