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15屆臺北文化獎

第15屆臺北文化獎

  •  
  •  
  • 活動名稱 第15屆台北文化獎
  •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活動時間 100/12/24~100/12/24
  • 活動內容 藝術園丁耕耘有成
     第15屆臺北文化獎 看見紮根的力量
     
     文/蕭紫菡
     
     第15屆臺北文化獎得獎名單出爐!本屆以「長期致力文化紮根,落實多元文化推廣,突顯臺灣主體性,並讓臺北形象躍上國際舞台,貢獻卓越者。」為獎勵主題。得獎者分別為致力於融合傳統與創新的國寶級京劇演員唐文華,將「無牆美術館」概念推廣至臺灣各角落的富邦藝術基金會,以及為臺灣傳統建築著書無數、奔走發聲的李乾朗。
     
     
    唐文華:傳統的危機,才是臺灣京劇的轉機
     
     臺灣數一數二的老生京劇演員唐文華(本名唐慶華,國立復興劇校第七期「文」字輩畢業),本次獲獎最大理由在於,過去30多年來,不僅在京劇舞台上對於「傳統」的細緻堅持,更能勇於挑戰「跨界」的融合,開創戲曲各種表演形式的可能性。
     
     今年50歲的唐文華,近期在「五十專場」中演出《群借華》,這齣戲是講述三國故事的經典,唐文華在裡頭要挑戰「一趕三」:一人分飾三角,從魯肅、孔明演到關羽。不只唱腔、身段、情緒都要能掌握各種不同的角色性格,在京劇舞台上,他的表演也突破傳統,融合現代舞台劇的元素,反而更打動人心。他說:「這是在臺灣環境下,被激發出的潛能。」
     
     唐文華8、9歲便開始學戲,師承臺灣四大鬚生之首胡少安,在校期間表現出眾,年紀輕輕就被各大劇團爭聘。然而,年輕時的他,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京劇──這表演界的龍頭,有一天也會面臨沒落、沒有觀眾與人才的狀況。「在這窘境下,京劇舞台要繼續把觀眾拉進來,除了在形式和內涵要開始做轉換,一個演員還要開始同時學會很多流派的唱腔,呈現很多人的風格……沒想到,這危機,反而變成了轉機,我也發展出不同於大陸演員的個人特色。」
     
     唐文華多年來獲獎無數,戲也總是場場爆滿。2002年擔綱國光劇團新編大戲《天地一秀才──閻羅夢》主角,還獲得電視金鐘獎傳統戲劇節目獎、及入選第一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節目。這齣戲,也承襲著臺灣目前唯一的京劇團──國光劇團──精心經營的「創新京劇」走向,借古諷今,將不同的歷史故事、人物,以現代舞台劇的手法、燈光,將傳統的唱腔與表演整合起來,不但成功地把非傳統及傳統的京劇觀眾都拉進戲院,在上海國際藝術節、北京長安大戲院演出時,還獲評為「創造了一個既是悲劇、又是喜劇的英雄人物」,深得大陸戲曲界的驚嘆與佩服。
     
     一直以來,唐文華也積極推動戲曲美學融入民眾生活,並在學校細心傳承傳統。他說,以前的老師怎麼說,學生怎麼做,現在,得教學生要為自己負責、要創作。「我們要做的,是啟發他們的智慧,讓他們在各自的特色裡走出自己的路。而當學生看到我,在這困難的環境下,還能繼續堅持做戲演戲……這些,才能真正讓年輕人看到京劇的希望與美好。」
     
     
    富邦藝術基金會:讓藝術發揮它零距離的溫度
     
     秉持著以「分享」為初衷的富邦基金會,成立15年來,透過藝術家創作、藝文展覽、富邦講堂等,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念,成功地在各地拓展。種種行動,都不斷在挑戰著一個觀念──親近藝術,不一定只能走進美術館。
     
     從2000年起,富邦共推動了七屆的「粉樂町」展覽活動,它所要創造的即是一個走出美術館,落實藝術與城市生活結合的當代藝術展。富邦大膽地在臺北東區街道巷弄中尋找更多元的藝術展覽空間(如服飾店、咖啡廳、餐廳、社區活動中心、甚或閒置空屋等),開啟了與所謂「藝術的殿堂」美術館兩者之間截然不同的觀賞動機與樂趣。
     
     「在寸土寸金的東區,一開始店家當然會對我們有很大的質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展覽。」富邦藝術基金會總幹事熊傳慧說,雖然「粉樂町」這概念得了很多獎,也多次被邀請到國外展覽,很多人問她成功的關鍵在哪裡,她總會說:「沒有任何的KNOW-HOW,這就是一件苦差事。第一次舉辦時,需逐一向所有的展點做好幾次溝通,但當店家看到藝術作品的美好時,愈來愈多的店家願意主動提供場地,幾年下來,口耳相傳,還願無償提供民宅等。」她說,除了穩紮穩打地溝通,藝術作品往往就能替自己說話。
     
     2011年,富邦突破了展點數字,創造50個展點及50個推薦好店,豐沛的創造力及執行能力,除了凸顯致力藝術推廣的決心之外,也成就了臺北市東區獨一無二的有機街景。
     
     此外,富邦也運用臺灣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做為與社會大眾交流溝通的媒介,推廣「藝術大使」旅行計畫。藉由方便搬運的藝術作品,主動出擊到人們生活中。例如,他們曾先後將同一件藝術品放在臺北及南投的兩所國小展出,並先讓看過的那所國小的孩子,寫信給另一間學校同座號的同學,把作品的樣態描述給對方聽,讓對方畫下來,等作品一到了那間學校,孩子不但可以對照自己的想像與對方的描述,藝術作品也間接且充滿溫度地成為兩地孩子的橋樑。 
     
     「藝術的起源,是由於人類為了要將自己所體驗到的感情,傳達給別人。」這是托爾斯泰的名言,亦是富邦基金會15年來扛著藝術,走入各城市角落的起點。
     
     
    李乾朗:在古建築裡汲取充塞天地之智慧
     
     1949年出生於臺北大稻埕的李乾朗,父親是建築師,從小耳濡目染,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設計藍圖。而他對古建築的保護觀念真正開始萌芽,是從1968年,他就讀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開始的。
     
     當時,雖然「現代建築」在教育中是較為主流的觀念,但系主任盧毓駿已開始提倡將自然與人文、古建築與現代結合的觀念。受到啟發的李乾朗,在校時因緣際會找了民俗學者林衡道、畫家席德進,帶著系上幾位同學到臺南、鹿港等地參觀古建築,回臺北後還辦了小型的攝影展,「那時,我像是突然開了眼界,將眼光從現代轉向古建築去看,看得很新鮮,很投入。」
     
     在金門服役時,他看到更多古建築,便開始自己去拍、去畫,回到臺灣後,寫了第一本著作《金門民居建築》,在當時,這是極為少見的傳統建築書籍,立刻受到矚目。有人說,他不只是臺灣首位以田野調查手法描繪古建築的學者,也是少見以通俗手法描繪古蹟的作者。李乾朗說:「用眼睛看,只能匆匆一瞥;用相機拍,比較黑的地方看不清楚;而若是去圖書館找,也只是二手資料……我想直接去看、去畫去測量,這樣獲得的資料才是一手的。而我的書,要連小孩子都看得懂我在講什麼,我認為,任何高深的學問都可以用最簡單的圖去讓人了解。」
     
     接下來的歲月,他幾乎每隔幾天就去探訪古建築,不只畫圖,還拜訪相關人士,如會蓋廟的老匠師,會修古物的師傅等,很多的知識,只有這些人知道,卻很少被記錄下來,逐漸被遺忘,但李乾朗在老建築中看出許多優點與人性化的智慧,他把這些遺失的集體記憶一一記錄,陸續再出版了《臺灣建築史》、《臺灣近代建築》。40年來,他除了在大學講授中國建築史、臺灣建築史、古蹟欣賞等課程,培養古蹟維護的專業人才外,還積極參與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他的著作書籍累積達60餘本,為臺灣建築史累積了極為豐厚的一頁。
     
     多年來,他也主持多項古蹟歷史建築的調查研究計劃,出席各縣市政府的古蹟評鑑會議或文化資產議題會議,盡其所能地為臺灣古建築的保存與未來發聲。 
     
     「從事這樣的工作,讓我更加體認,知識是充塞於天地之間的。」李乾朗說,而唯有彎下腰,以謙卑的胸懷向傳統學習,我們也才能擁有更豐沛踏實的現在。
  •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