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22屆臺北文化獎

第22屆臺北文化獎


  • 活動名稱 第22屆台北文化獎
  •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活動時間 107/09/01~107/12/31
  • 活動內容 臺北文化獎每年獎勵對臺北文化有卓越貢獻的人士,自1997年開辦迄今已邁入22屆。今年獎勵重點為「積極落實藝文推廣,提昇市民賞鑑能力及參與深度,長期耕耘且貢獻卓著者」,得主有3位,包括了專注於臺灣當代藝術提升與推動的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書寫繪畫、創作無數的雷驤先生,以及把傳統戲曲運用到現代劇場及音樂界的國光劇團朱安麗老師。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鼓勵本土藝術創作,企業回饋社會使者
     
     有鑑於安定又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文化社會,是企業維持恆常和進步的最佳要件,台新集團領航人吳東亮先生於2001年成立了「財團法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稱台新藝術基金會),以「提昇文化生活品質,健全藝術發展環境」為創會宗旨,矢志發揮「播種‧灌溉‧分享」的淑世精神,落實民間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
     
     2002年開辦「台新藝術獎」,為基金會業務主軸,每年頒發「表演藝術獎」、「視覺藝術獎」(獎額各為100萬),及跨領域評選的「年度大獎」(獎額150萬),其主動提名及跨領域評選機制,均為國內首創。16年來,台新藝術獎樹立的名聲,使得每年入圍乃至獲獎的藝術家或團體,新秀就此獲得高度關注,老將則讓創作生涯再攀高峰。觀察其歷年提名入圍及得獎者,除了榮耀在國內外成就斐然的團隊外,更是極具前瞻地挖掘前衛創意,引領文化思潮。目前「台新藝術獎」不僅為一個肯定台灣專業創作成果的重要獎項,更努力建構足以銜接台灣當代創作者與國際對話的平台,更是觀看臺灣當代藝術的最佳窗口與多元支持平台。
     
     在藝術推廣部分,基金會亦著力頗深。台新金控總部於2006年進駐臺北市東區仁愛圓環,基金會同年即開始推動「台新好藝」活動,包括於一樓大廳舉辦當代藝術展覽、二樓元廳舉辦午間音樂會等活動,當代藝術展截至2017年底共展出58檔,每檔平均近2個月。隔週舉行的午間音樂會邀請傑出音樂家演出,幾乎場場滿座,每年平均舉辦23至24場次,已累計辦理284場次,帶給員工、周邊上班族與居民溫暖親民的藝文饗宴,基金會已將此空間打造為民眾親近當代藝術的最佳場域。
     
     2013年,為兼顧台新藝術獎的廣度、深度與國際能見度,基金會更啟用ARTalks網站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建立公眾討論的管道,繼而邀請國際具影響力之藝文人士建立公眾討論的管道,繼而邀請國際具影響力之藝文人士參與決選;大眾可於此獲得藝術展演資訊,亦可大量閱讀各領域專家評論與網民觀點,也可自主發表議論,讓藝術討論的對話從菁英深入到群眾,深具影響力。
     
     
    雷驤-文化扎根,讓美學回歸日常
     
     1939年出生於上海的雷驤,畢業於省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科。集作家、畫家、紀錄片導演於一身,跨界文學、美術與電影,不設限自己,是公認全方位的創作者。
     
     青年時期的雷驤,活躍於報紙副刊之間,散見的插畫作品,想像無限的文字篇章深受時代喜愛;中年之後的作品風格更見真誠坦白,圖文並茂的隨筆式散文建立獨特的文學風格;步入壯年後的雷驤在各地投入美學教育工作,在社區大學、學校成人推廣教育單位,教授美術、電影、美學等課程,並擔任北藝大藝術管理學院兼任教授,真誠無私傾囊相授深受學生喜愛。921大地震之後,他更多次前往災區希望小學,教災區的孩子們畫畫,他並曾參與為聽障生開辦的繪畫課程。他認為,不論任何人、何種年紀,都可以從繪畫與創作中重拾生命的喜悅。
     
     創作類別包括小說、散文、繪畫、紀錄片的雷驤,不管手拿畫筆、寫筆或攝影機,總是站在人群外的一角,不斷捕捉生命中的細微輪廓,默默地寫著、畫著,記錄臺灣70年代以來市井常民的生活悲喜、命運更迭。作為一位創作者、觀察者,精練的文字遠淡的敘事,隨興中帶著距離的溫度。迄今出版35本書籍,拍攝近300部的影視作品,所拍電視紀錄片《映象之旅》、《美不勝收》、《大地之頌》、《歲月中國》、《作家身影》都得到好評,曾獲行政院新聞局長特別獎、電視金鐘獎、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並經常受邀擔任文學藝術創作比賽評審。
     
     
    朱安麗-京劇名伶,致力豐富傳統及創新內涵
     
     朱安麗,1963年生於南投,10歲離開泰雅族部落,來到臺北進入陸光劇校 (藝名: 朱勝麗) 開始學京劇,畢業後進入國光劇團,四十五年來寸步不離傳統京劇。學習,承擔,守護,發揚,成為京劇在台灣的發展與傳承的中堅分子。
     
     現為國光劇團當家花旦演員,工花旦、刀馬旦,嗓音清脆,做表細膩,有著傳統京劇的功底紮實,更勇於接受挑戰。在京劇小劇場、新編京劇擔綱主演,成為重要的創新實踐者。曾獲臺灣中國文藝協會頒授的中國文藝獎章。
     
     現為國光劇團當家花旦演員,工花旦、刀馬旦,嗓音清脆,做表細膩,有著傳統京劇的功底紮實,更勇於接受挑戰。在京劇小劇場、新編京劇擔綱主演,成為重要的創新實踐者。曾獲臺灣中國文藝協會頒授的中國文藝獎章。
     
     2015年參與狂想劇場的實驗戲曲《夜奔》,飾演紅拂女;2016年,多次應蘭亭崑劇團邀請主演《獅吼紀》、《尋找遊園驚夢》;另國光新編京劇《王有道休妻》、《狐仙故事》等亦均為朱安麗主演,其塑造人物的工夫實是精闢精湛。2017年,參與擊樂劇場《木蘭》演出,將「樂器、身段、唱腔、肢體」與打擊樂融合,其表現超越傳統制約,建立獨特的表演形式、語言、與美學風格,豐富了傳統與創新的內涵,也成就了不同類型藝術團隊的旗艦型演出計劃。在國內、外重要藝術節,均獲得佳評。讓京劇藝術的多元影響力,由台北走向國際。
     
     近年來,朱安麗致力於擔綱傳統戲曲新生代人才薪傳,親力親為指導陪伴青年旦角,是專業的傳承者。也經常奔走於校園、社區、企業,是京劇藝術推廣的重要藝術家。
     
    第22屆台北文化獎將於10月底假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頒獎典禮,表彰三位得主在文化藝術上的卓越貢獻;此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亦將為三位得主量身打造推廣活動,讓更多民眾有機會親炙三位得主的風範長期以來為臺灣文化所做的傳承與貢獻。
  •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