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動名稱 第17屆台北文化獎
-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活動時間 102/10/25~102/10/26
- 活動內容 第十七屆的臺北文化獎出爐了!今年獎勵的重點為「創造平臺或機制,鼓勵文化內容之原創,對於形塑臺北形象貢獻卓越者。」 經出席遴選委員一致決議,分別是南村落總監韓良露、紙風車文教基金會以及台灣設計師連線工作室獲得殊榮。
與台北重拾舊情
原本是電視編劇、媒體人的韓良露,32歲辭去了媒體工作,先後旅居倫敦、舊金山、巴黎,40歲後返回臺北,專心於寫作。「這時候我想做的是多了解臺北。」韓良露感歎年輕時缺乏鄉土文史教育,童年雖然喜歡趴趴走,卻不甚了解各地背後的文化。
她開始自修認識臺北,然而光只是看書、寫書,沒有實際體驗,也少了連結,她心想需要創造一個能與大眾接觸的平臺。正好2006年搬到師大商圈附近,「我把這稱作南村落,每天隨處晃晃,久而久之,許多景物慢慢地有了不同的意義和味道。」
她在住家附近舉辦國外風行很久的city walk,邀請民眾一起逛逛梁實秋故居、政大書城,走進南村公園去探訪老樹、古井,更規劃一整年以「飲食」為主軸的演講、課程與主題派對。這一走,走出了口碑。2008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其合作推出了「臺北文化護照」,透過4大區域與6大主題,引領民眾走訪臺北的街弄小巷,尋找認識臺北的文化之美。她更找來劉克襄、林秀偉、陳浩、曾昭旭、胡德夫、郝明義等達人,規劃自然、劇場、獨立書店、茶路、原住民、身障友善地圖,並在7月到8月舉辦了50場活動。不但舉辦靜態的講座、展覽、音樂會,更由這些達人親自領路,實際導覽。
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說服專家帶路,例如2009年,「作家五感漫步」活動中有楊照的「臺北異國」,「楊照每年都很期待導覽晴光市場。」她表示作家平常很忙,要演講、寫書,但這與帶著40人導覽是很不一樣的,「那是最直接的情感表達,回到最初的口頭說故事,一次又一次的導覽同時也是重複溫習兒時的回憶,是屬於很私人的領域。」
韓良露笑說人生計畫比不上變化,變化比不上好的造化,這一次得獎其實是肯定了當初決定回國的衝動。因為在巴黎街角看不見兒時記憶,讓她選擇回國,而回國與臺北相逢,更有如與老伴重拾舊情,她希望這一趟有老伴作伴的美好旅行,有更多的臺北人以及非臺北人也能夠一起參與。
陪孩子走第一哩路
1992年成立的紙風車劇團,向來推動文化扎根,希望透過戲劇帶領孩童遠離電視、電玩,讓孩童發現藝術是很快樂的事。2006年正逢紅衫軍遊行,社會陷入危疑震盪,讓人對未來感到無力。抱著「為孩子做一些事」的初衷,執行長李永豐發起「紙風車319 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活動,希望劇團下鄉,到各鄉鎮演戲給孩子看,藉此拉近城鄉差距,提升孩子藝術、愛與關懷的能力。
「一開始像老鼠會,經由朋友之間互相串聯、號召。」團長任建誠表示他們不向政府申請經費,而是藉由民間的力量,只要有鄉鎮能籌備、募集演出成本,他們就到鄉鎮無償演出。第一場表演是在宜蘭員山舉行,當時由中興保全全額贊助,只因為員山是企業的故鄉,他們認為自己故鄉的孩子自己照顧。像這樣的企業回饋很多,例如國票證券董事長洪三雄贊助故鄉雲林北斗,友達集團董事長夫人藍瑞雲贊助新竹峨眉,另外偏遠山區如阿里山則是由中華電信贊助。
「可是不是每個鄉鎮都有企業贊助,所以一開始進行的很慢,很多朋友還開玩笑說我們是來騙新聞。」任建誠笑說幸好他們有做出成績,後來參與跟捐款的人也越來越多。有學校老師在身上掛了廣告板,當起三明治人幫忙宣傳;也有麵包師父做風車麵包義賣;在嘉義東石還有知名部落客在網路上號召。就這樣各種自發性力量產生,力量雖小卻持續貫注,能量的累積,背後都是一則則有趣的故事。
例如2011年8月,紙風車在金門烏坵的演出就是一項傳奇。長期軍事管理的烏坵,事實上只剩下幾十位老人,年輕人跟小孩都遷出去就業就學。在國軍的幫助下,劇團跟著出身在烏坵的小孩、爸爸媽媽,搭著10天才有一班的軍艦回到烏坵陪著阿公阿嬤看戲。紙風車在停機坪上搭起了舞臺布幕,當「我們是前線的小朋友,不怕風浪敵人侵襲」音樂響起,兩百多名鄉親都紅了眼眶,那是廢校23年的烏坵國小校歌。
「 紙風車就像一個藝術結合公益的平臺,我們做的是藝術行動,卻帶來公益效益。」任建誠認為經由「紙風車319 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有越來越多人與企業開始認同這塊土地,贊助地方上的藝術活動。當「紙風車319 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活動圓滿落幕後,2012年12月馬上啟動了368鄉鎮市區藝術工程,再一次全國巡迴演出,讓長大後的孩子再次綻放童年的笑顏。這一次他們把演出版圖擴大到都會區,希望可以打破城鄉之間的藩籬,將關懷的觸角延伸到臺灣的每一個角落。
設計師的社會責任
「屬於臺灣的設計風格美學為何?設計師觀點為何?」、「如何加強設計商品的實用性?」、「如何讓設計師被看見?」成立於2006年的台灣設計師連線,原本是一群設計同好的下午茶聚會,在討論與省思間,他們驚覺到臺灣工業設計發展近40年,卻未有專門展現臺灣設計師特質之展覽會。國際設計產業發達的城市,如:倫敦、東京、雪梨均有設計師週,藉以展現各國當代設計師的思維與設計能量,增進商業媒合機會與國際交流。因此,為了想要在臺灣也舉辦設計師週,幾個設計師同好一起組成了台灣設計師連線。
「我們不只是想申請一個協會,而是一個跨領域、跨公司團隊的工作平臺,讓設計師們經過這個平臺彼此串連、對話。」召集人廖軍豪解釋,藉由舉辦展覽活動的型式,分享設計創意的交流和設計心得,並向民眾展現設計新成果,進而讓臺灣設計在國際間的定位更加明確。
2007年, 第一屆台灣設計師週Let's Talk」,於臺北誠品信義店發生,超過200位設計師共襄盛舉,活動共有7個主題,讓設計師與一般民眾、產業產生溝通對話的機會。「就像是社團聚會,大家都是來玩,很有趣的是平常工作崗位上就是設計師,卻沒有這一次玩得有樂趣。」平常在華碩電腦上班的廖軍豪,在首屆設計師週以「前刀糸氏」展出他個人的剪紙設計。他們不但玩出心得,更不斷反省,如何延續這股力量,讓下一屆台灣設計師週更加豐富。
前2年可說是玩票性質。到了第3年他們開始思考如何讓台灣設計師週更有組織運作,「要不要收門票,讓愛設計的民眾消費入場?要不要收攤位租金,讓參展設計師負擔展覽成本?」資金的問題讓這群雜牌軍正式面對實務上的問題,「幸好臺灣的設計師都相當熱血,他們情意相挺,肯定了設計師週對臺灣設計產業的重要性。」廖軍豪笑說這一年他們也讓企業參展,規劃了「3x3 設計產業形象展」讓台灣設計師週不只是設計師之間的沙龍,企業的進駐也是呼應了「設計終究回到人們的需求」。
「每年舉辦台灣設計師週並發行專刊,就是一直在反省論述,幫助大家理解設計在社會的文化角色。」廖軍豪興奮地表示這樣的活動確實能讓同業、異業交流,「價值的力道會增加,如此設計才能成為藝術,成為經典」。
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體、專業還是雜牌軍,從他們的故事中不難發現,任何人只要有心,就能創造平臺,藉由交流、對話,讓力量無數的加乘上去。誠如韓良露受訪時所強調的,只要有善的意念,自然會有善的人與力量前來共同成就。 -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