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電影節首屆於1998年舉辦,其前身為始於1988年的「中時晚報電影獎」,該獎項自1994年起更名為「台北電影獎」,當年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提名並給獎,彰顯獨立、非主流的精神挖掘多元的影像作品。自1998年起,臺北市政府加入主辦行列,於台北電影獎增設「百萬首獎」,並在台北電影獎之外舉辦國際電影觀摩,為台灣第一個城市主辦的影展。台北電影節自2007年成為隸屬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單位。每年於夏季舉辦,在競賽及觀摩影展外,並常舉辦電影相關活動,增加市民參與。
-
- 活動名稱 2007第9屆台北電影節
-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活動時間 96/06/22~96/07/09
- 網站連結 http://www.taipeiff.org.tw
- 活動內容 由臺北市政府主辦、臺北市文化局承辦的臺北電影節,自 1998 年創辦以來,經過多年的耕耘,已成為臺灣電影界年度盛事,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口碑。由於專業團隊的持續經營,以及具國際聲望的資深臺灣導演鼎力相挺,在國際上產生號召力,吸引國際佳片及影人陸續到訪。
堂堂邁入第九屆的臺北電影節,將承接過去八屆累積的成績,繼續以城市為名,主題城市為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藉由主題城市的交流對望,讓臺灣觀眾深入認識主題城市的電影與文化,也讓交流城市有機會深入認識臺北文化。
同時,「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透過國際競賽與觀摩,進行國際與國內電影的互相切磋。許多國際青年導演富創意的第一、二部作品,讓臺北觀眾驚艷不已。而培植了許多臺灣本土優秀創作人才的「台北電影獎」,百萬大獎的高額獎金、多類別、不限拍攝媒材的多元特性,鼓勵並行銷臺灣的影像工作者,也是每年影迷期待的盛事。鼓勵市民創作的「臺北主題獎」,今年鎖定了「臺北人」的主題,並降低創作門檻,增設平面觀摩類;由此單元更衍生出「影像工作坊」,邀請知名的講師傳授影像創作的基本概念,培養臺北各階層民眾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提升市民對影像的敏感度,擴大創意的無限可能性。
今年夏天,6月22日至7月9日將於臺北縣市舉辦,歡迎共同參與這個年度電影文化盛會,一起悠游在美麗的光影世界!
2007年第9屆「台北電影獎」得獎名單如下:
台北電影獎
百萬首獎:《黑眼圈》 蔡明亮
最佳劇情片:《風中的秘密》 王嬿妮
最佳紀錄片:《海棠.馬沙與珊瑚》 郭笑芸
最佳實驗片:《看看我》 鄭皓詮
最佳動畫片:《將軍》 蘇文聖
評審團特別獎:《最遙遠的距離》與《嘜相害》 林靖傑
評審團特別獎:《穿牆人》 美術設計 湯濰瑄、張耿華
評審團特別獎:《練習曲》 攝影 陳懷恩
評審團特別獎:《靜夜星空》與《愛的麵包魂》 導演高炳權
評審團特別獎:《木偶人2巴哈Kuso版的逆襲》 林世勇
特別推薦:《穿牆人》女演員李佳穎
媒體推薦獎: 《練習曲》 陳懷恩
特別推薦導演: 高炳權
特別推薦記錄片:《寶島曼波》
觀眾票選獎第一名:《愛的麵包魂》 高炳權
觀眾票選獎第二名:《盛夏光年》
觀眾票選獎第三名:《寶島曼波》
國際青年導演競賽
首獎:《艾瑪的禮物》 史凡塔迪肯
評審團特別獎:《後青春物語》 金英男
觀眾票選獎:《玻璃心》 肯尼斯凱茲
特別推薦:《最遙遠的距離》 林靖傑、《愛與宿命的習題》 斯拉禾米法比基
台北主題獎
首獎:《發條女孩》 錢威達
二獎:《男孩型塑》 高士文
三獎:《剎那時空》 顏景弘
佳作: 《少女心中的小濕》
佳作:《台北愛戀物語》
佳作:《如果在台北,一個靈感》
佳作:《後院》
佳作:《搖滾教室》
佳作:《搬家》
觀眾票選獎:《發條女孩》
「電影未成年」觀眾票選獎
第一名:《河童之夏》
第二名:《聽見天堂》
第三名:《可瑪貓》
觀眾票選最佳短片:《貪吃小狐狸》 -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