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走過亭仔腳,回首剝皮寮】紀錄片 重現艋舺昔日風情

  • 發布日期:98-08-27

剝皮寮影片封面(半)

剝皮寮老街街景---康定路173巷--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剝皮寮老街街景--康定路173巷

剝皮寮古街巷口---康定路173巷---台北市文化局林絮霏攝

 

 

   

 曾是唐景嵩力主台灣民主國,發起台灣仕紳遊行的起點;曾是國學大師章太炎避禍暫居的地方;台北市最大規模、最大區域、保留最完整的清代街區——剝皮寮,經過6年的重整修復後將於本周六(29日)開放,為讓民眾深入感受此地所代表的城市發展史,台北市文化局特別製作「走過亭仔腳,回首剝皮寮」紀錄片,文化局長李永萍更提出將剝皮寮規劃為「藝術跟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地區」的願景。
 
為紀錄剝皮寮原始面貌及修復後的風貌,文化局委託馬克吐溫國際影像公司李文鴻導演執鏡,以7個月的時間拍攝完成【走過亭仔腳,回首剝皮寮】紀錄影片;李文鴻曾參與九二一希望工程紀錄片拍攝,擅常素民鏡頭的捕捉,鏡頭下真情記錄剝皮寮原居民情感流露的一面。文化局並自8月29日至11月1日舉辦【剝皮寮藝條通—古街文化節】活動。
 
乍聽萬華「剝皮寮」老街名,大家最常問道「剝皮寮?剝什麼皮?」,永興亭船頭行後代已滿頭白髮的林明陽回想,「我阿公那代以前,即有帆船將福州杉運來臺灣,就在這裡進行樹皮剝除,再運送到各地去『起古厝』」。
 
為層層階開剝皮寮從清代至今演變的過程,片中邀請臺北市文獻會副主委莊永明先生細說艋舺對於臺北的定位,是一個設區及信仰的中心,更是一部仍充滿活力且仍在發展的台灣開發史;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米復國則在片中探討「剝皮寮」的建築形式,他認為,剝皮寮歷史街區為台灣少數保留完整的清代街區,有著閩南騎樓獨有的建築特色;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在剝皮寮南側開闢一條新式街道,因而出現罕見的兩面店型態,且因日本對西方文藝復興充滿嚮往,大量運用西洋柱頭成為當時的建築特色。
 
文史工作者或許好奇地名的由來,建築學者則對建築特色充滿興趣,但剝皮寮最特別的地方,其實在於他紀錄了艋舺地區的常民生活,甚至是整個台北城的發展史。「一條老街如果只有房子,就好像人只有軀體一樣,一旦少了靈魂就什麼都不是,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這條老街的靈魂所在。其中之一當然是重要的名人和他的故事。」負責剝皮寮重建工程的建築師徐裕健在本片中這樣說著。
 
片中所提的名人包括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台北市代理市長周百鍊、萬華名醫呂阿昌。章太炎曾因避禍而在此居住半年,並留下墨寶;萬華名醫呂阿昌之女呂瓊珍、呂瓊玉、呂瓊芳及醫政兩棲台北市代理市長周百鍊之子周法平,則在片中分別回憶當時的剝皮寮,周法平說,「剝皮寮因為有三家清茶店,所以艋舺、台北市的事情都在這裡傳遞。」一語道出剝皮寮當年匯聚發散城市情報的重要地位。
 
另外本片亦訪談當時在此開店的商家,如永興亭船頭行林明陽、長壽號茶桌仔、太陽製本所陳霞明、鳳翔浴室陳姮月、蜘蛛麵店黃雪清等,這些常民生活對於許多人來說不只是生活體驗,更有著一生「鹹甜苦澀」的重要回憶。 
  
剝皮寮東側已於2003年成立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西側將於本周六(29日)開幕,文化局長李永萍指出,剝皮寮西側開放以後定位在藝術特區跟教育的功能,也正規劃引進文化創意產業,希望這裡可以變成一個藝術跟文化創意產業的示範地區,更期待「剝皮寮」一詞未來在台北市代表的,正是一個新與舊的融合,歷史與未來交會的地區。
 
【走過亭仔腳,回首剝皮寮】紀錄影片並未對外販售,文化局將提供並寄送至台北市約350所國中、小學,做為鄉土教育教材之用;為讓民眾也能欣賞剝皮寮獨特風華,文化局並將本片置掛於文化局網站http://www.culture.gov.tw/「台北文化影城」,供民眾自由點閱;此外,8月29日至11月1日【剝皮寮藝條通—古街文化節】展覽開放期間,剝皮寮藝文資訊圖書室(康定路173巷33號)也將定時播映本片,以供遊客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