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古蹟再添一處----「植物園臘葉館」
- 發布日期:97-11-04
市政會議11月4日通過文化局所提,指定「植物園臘葉館」為市定古蹟。「植物園臘葉館」完成於1924年,是台灣第一座專為臘葉標本所興建之建築,見證了台灣植物學研究的歷史,其建築外觀及功能性深具文化價值。目前台北市的古蹟累計數為145處。
臺北市 植物園臘葉館
植物園臘葉館通過市定古蹟指定
位於植物園內,占地145.69平方公尺的「植物園臘葉館」,與現今台灣僅存的清代官署建築「台灣布政使司衙門」毗鄰而立。「植物園臘葉館」建物外觀為紅磚建築式樣,有其時代特色,建於1924年,結構為加強磚造,樓板為RC造,部分柱為鋼管結構,屋頂為切角頂,建築構造反應東京大地震後耐震結構之嘗試,不論形式、結構特色均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文資委員會表示,臘葉館的建築物形式與巴黎的植物園相仿,格局亦類似,結構有挑空,原建築設計有其特殊功能考量,目前該建物雖有修加建,但是門、窗等構件均還原貌保存得相當完整,不損其歷史價值,建議未來若進行修復再利用計畫時,應拆除添建部份,儘量朝還原1924年形貌修復。
標本館為近代植物園不可或缺的部分,植物園臘葉館是日治時期台灣首座臘葉標本採集陳列館,也是植物模式標本製成的第一站,蒐集約1600多種臘葉標本,充分見證了台灣植物研究學術史。2000年因標本過多,空間不敷使用,而將標本搬移至新館存放展示。
文化局表示,本案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去年主動提出的文化資產價值鑑定案。目前該棟建築一樓為植物園管理室,二樓作為解說志工辦公室,短期內將建請林業試驗所設置解說牌,讓造訪民眾瞭解「植物園臘葉館」的古蹟身世與建築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