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再釋免場租,行銷補助兩項利多 海角七號的熱潮,掀起了看國片的全民運動;德國新電影大師溫德斯(Wim Wenders)訪台勘景,並擔任電影「一頁臺北」的監製;色戒勇奪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這些報導激勵大家相信,國片的振興終於走到了看得見、感受得到的關鍵時刻。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28日召開第二次委員會議,會中又釋出兩項利多,明年度來台拍片,若在台北市市有場館取景,一週內免收場租,這是電影委員會繼今春與後製、旅宿業者簽訂合作協議,提供來台拍片劇組優惠價格之後,在製作成本樽節上所釋出的另一誘因。在補助挹注方面,除了原1200萬電影製作補助外,明年市府將再加碼1000萬在電影行銷補助上。 文化局表示,有鑑於場地租借及場租費用一直是劇組的沈重負擔,台北市政府參考紐約等世界知名城市,以不收取場地費之優惠措施吸引各國影視團隊前往拍片的作法,近期內將協調所屬各機關建立協助影視拍攝短期免場租之共識,同時鼓勵場景提供單位與製片單位藉由專案合作方式,創造雙贏局面。國片海角七號的成功,拍攝場景成為觀光熱點,琉璃珠小米酒熱賣,人潮及周邊商品帶來的經濟效益有目共睹。 資深電影製作行銷劉嘉明委員以電影「魔鬼剋星Ghost Buster」為例,該片有段經典的電車出軌高潮戲,取景自芝加哥高架電車沿線最漂亮的景點,透過電影全球熱映,高架電車成功打造芝加哥城市意象的能見度。他建議捷運公司可多參考國外案例,在保障乘客權益的同時,或可透過事前廣為宣導做更大尺度的開放。 曾任高雄市電影委員會委員的中華電影製片協會常務理事李祐寧期許,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要積極培養協助勘景的專業人才,讓他們成為的台北的強項;王小棣導演除提出規劃影視產業園區的建議外,也提出拍片場景的搭建可與城市空間美化政策結合;她同時表示電影是個熱鬧的行業,政府的補助項目應涵蓋影片殺青後最需要的行銷上。 文化局強調,電影委員會最重要的功能在專業性與便利性。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設立單一窗口協助影視拍攝,全力創造友善的拍片環境,成立不到兩年已有相當成效,公部門行政資源挹注、積極鬆綁現有場地使用規定、建置拍攝取景支援系統、印製中的台北市拍攝景點指南即將出版,未來也將統籌規劃推廣有助城市行銷之國片至海外,增加城市曝光機會。 |